南方時論:在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葫蘆絲是哪個民族的樂器)列

  • A+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凹訌娀A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绷暯娇倳浽谥鞒种泄仓醒胝尉值谌渭w學習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我們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斀袷澜缯洑v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發達國家對“追趕型”國家科技發展壓制不斷升級,并逐步從高技術領域向基礎研究領域拓展,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近年來,廣東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區域創新綜合實力連續6年全國第一,正成長為國家重要創新動力源。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要充分認識加強基礎研究對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好布局、改革、人才、開放等文章,在破解“卡脖子”問題方面持續發力,在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 』A研究處于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目前,廣東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和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兩大“國之重器”掛牌運作,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首位。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立足國際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對接國家基礎研究重大布局,堅持“四個面向”,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基礎學科建設布局,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加快取得一批前瞻性、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 ∈澜缫呀涍M入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勢在必行。廣東深入實施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持續加大投入,力爭在“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上打造“廣東模式”、跑出“廣東速度”。接下來要進一步完善基礎研究項目組織、申報、評審和決策機制,健全同基礎研究長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評價激勵、成果應用轉化、科技人員薪酬等制度,并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鏈條發力,推動廣東科創優勢在新的高度立起來、強起來?! √嵘A研究能力,必須把夯實物質技術基礎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廣東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牽引,加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掛牌成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散裂中子源二期獲批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實質運行。未來要加快形成強大的基礎研究骨干網絡,科學規劃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提升國產化替代水平和應用規模。目前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9萬家,越充分發揮它們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方面的獨特優勢,越有利于實現前沿科學問題的早日解決、基礎研究實力的整體提升?! ]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基礎研究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年來,廣東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機遇,不斷增創人才發展新優勢,全職在粵工作兩院院士達135人,研發人員數量達130萬人,充分彰顯了廣東對人才的強大吸引力。新起點上,要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下氣力造就規模宏大的基礎研究后備力量,讓更多人才競相涌現?;A研究沒有捷徑可走,不可能快速“變現”。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研學風作風建設,引導科技人員摒棄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穩“冷板凳”?! ∪祟愐平夤餐l展難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廣東處于“兩個前沿”,在地理位置上是交匯處,更要做好提升基礎研究開放合作水平的文章。要深化與港澳地區的合作,提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水平;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增創國際合作新優勢;推進與全球創新型國家基礎研究領域合作,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蝿荼迫?,挑戰逼人,使命逼人。全省上下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謀在深處、干在實處,加快建成全國領先的基礎科學研究高地,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貢獻廣東力量。
相關話題(文章)